搜尋此網誌

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

扭曲

 


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,讓我想起了一件已經超過十年的往事。


 


那時,有個三歲多的小女生,在還沒有上幼稚園的時期中,每天跟著在教會服事的爸爸一起待在教會裡,接觸著每天來往教會的眾多叔叔、阿姨、哥哥、姐姐們,不知不覺中,她養成了一個習慣。


 


教會附近是熱鬧的街市,有很多賣小吃和飲料的商店,許多人來教會時,總是隨手就帶著一杯飲料過來。說話越來越溜的小女生看到時,免不了好奇地問:「那是什麼?」


 


對一個小女生來說,問那是什麼,固然有想知道那是什麼的成份,多少也還有想要喝的渴望,但是媽媽的教育是不可以隨便跟別人要東西,所以不敢開口要。然而被問的人通常也可以感受到那份渴望,因此看著可愛的小女生,多半除了回答那是什麼以外,還會自動問她:「你要不要喝呢?」


 


漸漸的,在小女生的腦袋中,產生了一種扭曲的認知:問那是什麼,代表不是跟人家要,但可以喝到東西。


 


直到她遇上了我。


 


看著我手上的飲料,小女生問我:「那是什麼?」而我回答她:「珍珠奶茶。」然後就停下來了。


 


小女生很困惑,又問我一次:「那是什麼?」我仍舊回答她:「珍珠奶茶。」就又停下來了。


 


我看著陷於「怎麼會行不通」而感到迷惘的小女生,弄清楚她在困惑些什麼之後,很認真地跟她說明:「問人家『那是什麼?』是用來知道那是什麼,不是跟人家說我想喝的意思。如果是想要喝的話,應該要問說:『我可以喝嗎?』但是你不可以隨便跟人家要東西吃對不對?所以你要問人家:『我可以喝嗎?』之前,要先問過媽媽可不可以才行。」


 


當然三歲多的小女生沒那麼容易聽懂,經過一段日子持續地教育,她才修正了她的習慣。


 


為什麼會想起這件事呢?因為看到、想到有些人也有類似的習慣,說話時不清楚地說出意圖,但等待對方聰明伶俐地了解一切而自動把事情完成。如果對方沒有自動推進,就再繞一圈,再試一次。要是對方一直沒按照自己等待的去做,就免不了陷入困惑、不解,甚至惱怒中。


 


為什麼不清楚地說出意圖呢?特別是為什麼會到成為習慣呢?我覺得,或許本人不自知,不過這似有逃避責任的關係。


 


就像問「這是什麼?」就能喝到飲料一樣,並沒有向別人要喔,是對方自己給我的喔。不是正面地說出自己的意圖,而是講一些讓對方可以進一步探知道自己想法的內容,然後等對方因禮貌或是因熱心而自動幫自己達成目的,這並不是要來的喔,是對方自己給的呢,如果之後有什麼差錯,也不能算是我的責任喔。


 


這真是不舒服的感覺啊,久了這種不坦率的作法也會讓人怯步。但想想這問題是出在哪呢?說這麼做的人有心機嗎?有這樣的心機,也得有眾多太體察心情、洞悉眼色的而自動幫對方達到目的的好心人們來協助,才能養得起來哩。


 


我想,不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別人,都別造就成扭曲的樣子,而是好好地養育吧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